当前位置 > 首页 > 新闻中心
打开核算原理:
1. 板料在曲折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, 内层受到压应力, 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称为中性层; 中性层在曲折过程中的长度和曲折前相同, 坚持不变, 所以中性层是核算曲折件打开长度的基准。
2. 中性层方位与变形程度有关, 当曲折半径较大, 折弯角度较小时, 变形程度较小, 中性层方位接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; 当曲折半径变小, 折弯角度增大时, 变形程度随之增大, 中性层方位逐步向曲折中心的内侧移动. 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。
打开核算的根本公式:
打开长度 = 料内+料内+补偿量
1)一般折弯:(R=0, θ=90°)
L=A+B+K
1. 当0≤T≤0.3时, K=0
2. 关于铁材:
a.当0.3≤T≤1.5时, K=0.4T
b. 当1.5≤T≤2.5时, K=0.35T
c. 当 T>2.5时, K=0.3T
3. 关于其它有色金属材料如AL,CU:
当 T<0.3时, K=0.4T
注: R≤2.0时, 按R=0处理.
2)一般折弯 (R≠0 θ=90°)
L=A+B+K K值取中性层弧长
1. 当T≤1.5 时 λ=0.5T
2. 当T>1.5时 λ=0.4T
3)一般折弯 (R=0 θ≠90°)
L=A+B+K’
1. 当T≤0.3 时 K’=0
2. 当T<0.3时 K’=(u/90)*K
注: K为90时的补偿量
4)一般折弯 (R≠0 θ≠90°)
L=A+B+K
1. 当T≤1.5 时 λ=0.5T
2. 当T>1.5时 λ=0.4T
K值取中性层弧长
注: 当R≤2.0, 且用折刀加工时, 则按R=0来核算, A﹑B依倒零角后的直边长度取值
5)Z折1(直边段差)
1. 当H>5T时, 分两次成型时,按两个90°折弯核算
2. 当H≤5T时, 一次成型, L=A+B+K
K值依附件中参数取值
6)Z折2(斜边段差)
1. 当H≤2T时, 按直边段差的方法核算, 即: 打开长度=打开前总长度+K
K=0.2
2. 当H>2T时, 按两段折弯打开(R=0 θ≠90°).
7)抽孔
抽孔尺度核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,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;一般抽孔 ,按下列公式核算, 式中参数见右图 (设预冲孔为X, 并加上修正系数–0.1):
1. 若抽孔为抽牙孔(抽孔后攻牙), 则S按下列原则取值:
T≦0.5时取S=100%T
0.5
T≧0.8时取S=65%T
一般常见抽牙预冲孔按附件一取值
2. 若抽孔用来铆合, 则取S=50%T, H=T+T’+0.4 (注: T’是与之相铆合的板厚, 抽孔与色拉孔之间隙为单边0.10~0.15)
3. 若原图中抽孔未作任何标识与标示, 则保证抽孔后内外径尺度
4. 当预冲孔径核算值小于1.0时, 一概取1.0
8)反折压平
L= A+B-0.4T
1. 压平的时候, 可视实践的状况考虑是否在折弯前压线,压线方位为折弯变形区中部;
2. 反折压平一般分两步进行
V折30°
反折压平
故在作打开图折弯线时, 须按30°折弯线画。
9)N折
1.当N折加工方法为垫片反折压平, 则按 L=A+B+K 核算, K值依附件中参数取值。
2.当N折以其它方法加工时, 打开算法参见 “一般折弯(R≠0 θ≠90°)”
备注:
a.标示公差的尺度规划值:取上下极限尺度的中心值作规划标准值。
b.关于方形抽孔和外部包角的打开, 其角部的处理方法参照<产品打开工艺处理标准>, 其直壁部分按90°折弯打开。
友情链接: